2025年8月23日,广州南沙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迎来历史性时刻——广东省足球超级联赛(简称“省超”)正赛在此“开波”,东道主南沙湾区青年队迎战吴川青年队,标志着这座6万人座的综合体育场正式投入运营。作为南沙建区20年首座大型现代化场馆,其独特的“海景之窗”设计让球迷得以边观赛边赏伶仃洋与深中通道的壮丽景观。
场馆革新:从“足球地标”到“文体综合体”
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,总高度63.8米,扇形罩棚如展开的扇面,兼具岭南特色与现代感。体育场内跨度150米、高度21米的观海视窗,将碧波万顷的海景与赛事激情完美融合。场馆不仅配备蓝色跑道与蓝白座椅,更通过5G与Wi-Fi7全覆盖、IOC智能平台调度安防系统,实现科技与生态的双重赋能——建筑高度控制在60米以下以避让鸟类迁徙路线,低反射幕墙与湿地景观设计彰显生态理念。
赛事升级:22队激战,省超扩军创纪录
本届省超规模空前,22支队伍来自广东13个地级市,覆盖61%的区域,包括广州、深圳、佛山等足球重镇。赛事分为资格赛与正赛阶段,资格赛在梅州、肇庆两地展开,17支新军决出11支晋级队伍,与5支直通球队共同角逐正赛。规则上,省超严格限制职业球员参赛,但允许每队注册3名港澳台球员,每场最多2人登场,增强赛事观赏性。此外,赛事联合文旅部门推出非遗市集、美食体验等“足球+文化”活动,预计带动文旅消费超亿元。
首战焦点:南沙青年队亮相,湾区足球新势力崛起
揭幕战中,南沙湾区青年队作为东道主首次亮相省超正赛。这支由南沙本土青训体系培养的队伍,队员年龄最小仅16岁,最大25岁,涵盖学生、职员等业余球员,却凭借“老带新”模式与默契配合,在预赛中以小组第一身份晋级。队长樊伟勤表示:“能在家乡的现代化场馆参赛,是梦想成真的时刻。”对手吴川青年队则以技术细腻著称,两队碰撞被视为“湾区足球新势力”的首次正面对话。
战略意义:为全运会练兵,打造大湾区文体新地标
此次首赛不仅是对场馆运营能力的检验,更被视为2026年粤港澳全运会的前哨战。南沙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吴家亮透露,场馆已制定“公交+网约车+自驾”的综合交通方案,确保观众“来得了、停得下、走得快”。随着省超、篮球联赛、跳水赛等公益赛事的密集举办,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正以“科技+生态”的融合姿态,为粤港澳居民铺就文体新通途,助力南沙从“足球名城”向“国际文体中心”跃升。
结语
当省超的哨声在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响起,这不仅是一场足球赛事的启幕,更是大湾区文化体育融合发展的里程碑。从6万人的现代化场馆到22支队伍的激烈角逐,从“边看赛边看海”的独特体验到“足球+非遗”的文化碰撞,南沙正以足球为媒,书写着属于大湾区的活力新篇章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