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届云南省新剧(节)目展演在昆明正式启幕,64部涵盖京剧、滇剧、话剧、舞剧、交响乐等11个艺术门类的作品集中亮相,创下历届规模之最。这场以“砥砺前行新时代·文化繁荣谱新篇”为主题的艺术盛会,不仅展现了云南舞台艺术的最新成果,更通过生态保护、民族文化等主题,传递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时代强音。
规模空前:64部作品涵盖11个艺术门类
本届展演经专家评审,最终选出24台剧目、40个节目,参演单位覆盖云南省16个州(市)的专业艺术团体、高校及文化机构。从传统戏曲到现代话剧,从民族音乐会到跨界融合舞台剧,艺术门类之全、题材之丰富,堪称云南艺术界的“全景式”展示。其中,既有挖掘历史文化的力作,如音乐剧《南侨花木兰》、舞剧《滇缅长路》,也有聚焦生态保护的现代剧目,如杂技剧《野象谷》、音乐剧《阿者科》,更有彰显云南民族特色的跨界融合舞台剧《青铜·花腰》、歌舞剧《战神婻奇飒》。
生态主题成亮点:人与自然和谐共生
开幕演出杂技剧《野象谷》以中老铁路建设为背景,通过惊险的“空中飞人”“柔术造型”等技艺,生动再现了铁路建设者与野象谷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冲突与智慧化解。剧中“图式创造法”解决矛盾的情节设计,传递出“逢山开路、遇水搭桥”的豪迈气概,更以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为主题,引发观众对生态保护的深刻共鸣。该剧此前已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3—2025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新创剧目名单,其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可见一斑。
惠民与创新并举:剧场、景区、网络全覆盖
本届展演在演出形式与宣传推广上实现多重突破:
惠民票价:所有正式演出场次实行30元至50元低票价,让艺术真正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;
场景拓展:除昆明大剧院、昆明剧院等7大剧场外,剧目还走进景区、城市综合体、交通枢纽等地开展快闪演出,实现“文化触手可及”;
线上联动:通过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,观众可实时互动,打破地域限制;
专家点评:设立优秀剧目奖、优秀节目奖及单项奖,邀请省内外专家点评指导,为参演单位搭建学习交流平台。
文化强省新动能:从舞台到文旅的深度融合
作为云南省推动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,本届展演不仅展示了近两年来云南舞台艺术的创作成果,更通过“文旅融合”的突出定位,为云南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。从音乐舞蹈史诗《西南联大》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回望,到歌舞《族迹·石月亮》对民族特色的鲜活呈现,再到白剧《苍洱云归处》对乡村振兴的关注,每一部作品都成为云南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。
结语
当64部作品在昆明的舞台上轮番上演,当传统与现代、生态与文化在艺术中交融,这场展演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,更是一次对云南文化基因的深情诠释。它证明:在“文化繁荣谱新篇”的时代命题下,云南正以艺术为笔,书写着属于这片土地的独特篇章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